2022年是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实施意见》和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积极作为、主动履职,在提升法律监督效能、助力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狠下功夫,用一项项工作实绩交出2022年圆满答卷。
擦亮检察公益诉讼“多彩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从呵护绿水青山美好家园到守护中华民族红色精神家园,从护卫金色国财、黄色国土到扞卫舌尖上的安全、环食药领域一片洁净白,从规范寄递渠道安全到探索保护历史风貌建筑的多重色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公益诉讼检察奔跑的方向。2022年,二分院注重提升公益诉讼检察质效,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四大传统领域办案全覆盖,擦亮检察公益诉讼这张“多彩名片”。
2022年11月11日,独流减河河畔,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随流水跃入河中,投向大自然的怀抱。在场的媒体记者同检法两院、行政机关和当地群众一起参与见证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动。这次放流活动源于二分院办理的一起非法捕捞破坏渔业资源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021年7月,两名村民进入禁渔区段,以电击方式违法捕捞野生鲫鱼,致使独流减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受损,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经依法履行公告程序,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两人被判依法承担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修复费用并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为进一步修复受损生态资源,经研判决定采取增殖放流的方式修复。围绕鱼苗品种、资质及放流地点等细节,检察机关多次与法院、农业部门会商,确保增殖放流活动真正实现保护和修复水生态资源效果。终于在渔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12万尾鱼苗被投入河中,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音符。
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2021年6月,二分院在履职中发现张某多次在网络发表侮辱“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言论。
在市检察院指导下,二分院依法对张某发表不当网络言论行为立案调查,查明了张某利用境外信息网络平台发表及转推侮辱、诋毁袁隆平院士言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事实。在征得袁隆平院士近亲属同意后,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以法之名守护英烈荣光,要求张某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经法院审理宣判,检察机关诉讼请求得到法院支持,被告张某当庭致歉,并登报向袁隆平院士家属、向全社会公开赔礼道歉。该案获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引发全社会关注点赞,传递了“英烈荣誉不容侵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强烈信号,对推动形成尊崇、学习、保护英烈的浓厚氛围起到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