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杨龙明是二分院第九检察部一级检察官。从事检察工作八年间,他用热心、爱心和耐心,累计接待和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没有出现一起办件延误或群众投诉。先后荣获“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刑事申诉检察业务能手”“天津市控告检察业务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获评“天津敬业奉献好人”、天津市学雷锋“六个一批”先进典型、“天津市优秀志愿者”。
“小窗口”见“大情怀”,我为群众办实事
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杨龙明来到检察机关从事信访工作。在实践中杨龙明发现,按照法条办事易,解开群众心结难。于是2015年他便自学取得心理咨询执业资格,力争在接待过程中除了跟群众把道理讲明、把法律讲清,更要把心结讲通。
2016年新年伊始的一天下午,八十多岁的申诉人郝大爷因一起医疗纠纷申诉案滞留二分院控申接待大厅,绝食绝水要求检察机关支持其抗诉申请。经验告诉杨龙明,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让郝大爷信任自己。他一边安抚老人,一边给老人搬来软和的沙发椅,又倒了一杯温水递到老人手上。在接下来的几个钟头里,杨龙明不急不躁地和郝大爷拉起了家常,并在此过程中将这起申诉案的前因后果以及郝大爷的身体和家庭情况了然于心。看着直到大半夜还一直认真倾听的杨龙明,郝大爷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见老人的态度有所缓和,杨龙明趁热打铁,用老人听得懂的大白话从医疗纠纷申诉案件的受理、审查,到案件各种走向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等向老人做了详细的释法说理……当第二天早上八点,杨龙明为老人端来热乎乎的早饭,看着一宿没睡的杨龙明,老人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不停地说:“小伙子,谢谢你……”
这是杨龙明日常接待工作的一个缩影。八年的时间里,他累计接待来访群众6000余人次,所有信访事项全部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没有出现办件延误或群众投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小卒子”为“大棋局”,我是党员我先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杨龙明常说,自己就是一颗“小卒子”,有“卒”的心态、“卒”的韧劲,也有“卒”的渴望。作为控申部门的干部,杨龙明热心公益,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矛盾化解、帮孤助残、扶贫济困、环境保护、马路执勤、垃圾清运……只要社区需要,一个电话他马上“到岗”。社区的大爷大妈们跟他熟悉了,家里有事也会喊他帮个忙。同事们总是戏言杨龙明有两份工作,一份在检察院,一份在社区。而每每提及此事,他总是自豪的说:“社区治理全国一盘棋,我是党员我先上。”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杨龙明主动报名下沉社区,在疫情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连续110天值守夜班从未间断,像“钉子”一样钉在小区门口。2021年1月27日,在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等16个单位联合组织评选的2020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先进典型名单中,杨龙明作为“天津市优秀志愿者”赫然在列。这是他多年来累计志愿服务1000多个小时,赢得组织肯定和群众认可的写照。
“小案件”当“天大事”,我为基层解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2021年5月,杨龙明被组织派往基层检察院锻炼,没有刑检工作经验的他暗暗跟自己较劲,要早日“脱薄摘帽”,努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知自身短板的同时,杨龙明也初步找到了打开工作局面的招法,那就是凭借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提升“认罪认罚适用率”。
在办理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件时,犯罪嫌疑人因生活琐事纠纷用钥匙扣将他人车辆划损,车损鉴定6500元。而刑事侦查卷宗里的一份被害人车辆喷漆维修发票显示维修价格仅两千多元,这引起了杨龙明的注意。犯罪嫌疑人对其故意毁坏财物的数额认定有异议,而该数额认定又直接关乎能否起诉犯罪。杨龙明在向被害人反复核实并多方调研后,又驱车前往该4S店找到了原始维修清单。原来被害人修车的那一个月,正好赶上该店店庆现金充值折扣活动,市场价值七千多元的喷漆维修费用经打折后变为两千多元。后来,杨龙明再次陪同犯罪嫌疑人前往该店,在事实面前嫌疑人无话可说并表示认罪认罚。最终,本案双方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并履行完毕,犯罪嫌疑人取得被害人谅解,本案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实现了“三个效果”的统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杨龙明常说,要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时刻心系群众,时刻关注群众。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